开发笔记📐 发现👽 人物👮 趣闻💦
推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纪录片《出·路》 家有青山山外山

推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纪录片《出·路》 家有青山山外山
2018-06-09 21:53:53   点击:

出路?对很多人来说,命运就是“不得不”,有些时候只能拼了命努力,去争取那一点卑微的可能。

年轻很很多机会去尝试,而最终有多少人有机会摆脱这个宿命——“不得不”认了命。

昨天老九和家乡的父亲通了个电话,语至黄昏,久违大雨下。人的幸与不幸,由不得自己,也由不得他人的臆测。人之预期,十之八九源于执念,止于执念。

一切都会逝去,唯有死神永生 —— 《三体》

推这个纪录片,主要还是因为看到这篇文章:6年跟拍三个阶层的孩子,这部纪录片扎了高考一刀

又是高考的岁月,家乡的弟弟妹妹们还在努力,曾经的学生们也还在挑灯。梦回吹角连营,可怜白发不饶人。

这里只简单放一下简介吧。以下内容来自百科:

《出路》是系列纪录片《为什么贫穷》的最后一集(第8集),这一集为中国篇,是由中国纪录片导演陈为军拍摄完成。本片在一个定点上用三条主线讲述中国的教育。

这个定点被设于武汉;在片中,第一条主线是王振祥,他是一所培训学校的老师,这所学校相当于国外的野鸡大学,主要通过农村通讯的落后、信息的不发达来骗取家长的信任,从而达到招生敛财的目的。他虽是一所野鸡培训学校的讲师,但教育行业的从业者最有发言权,也最能道出真实的中国教育,他真实而毫不避讳地讲出了教育培训行业的阴暗,而且通过他,也映射了中国正规高等院校敛财的本质,尤其是一些民办高校、独立院校和大专学校。

第二条主线是王盼,她是千万农村学生中的普通一员,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考试的料,农村师资的匮乏和教育设施的落后注定了她低分的命运,她也像大部分贫困学生一样注定了没有机会进入顶级院校,成了一名教育产业的牺牲品。但她也是一个幸运者,即使可怜的成绩,她依然能得到父母的支持,有学可上。在农村,很多学生如果学习成绩不是非常突出,换来的大多数是辍学的命运。

第三条主线是万超,他是一名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屡屡碰壁让他毫无悬念地加入了蚁族部落,成了千百万蚁族中的一名新成员。他读的是一所独立院校,这类学校多是重点院校的衍生品,突出特点是学费贵,学生也多是成绩中等、家庭条件中等的中等生。对于没有特点和特长的他来说,不被社会器重注定了是一种必然。本想通过高昂的学费换来一纸有用的本科文凭,毕业后才发现,这一纸文凭一文不值,毕业后一月不到两千的收入与一年将近两万的在校支出严重不成比例,这是个人的失败,还是教育体制的悲哀?只有世界知道。

结尾陈述

本片通过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的王盼、高等教育结束后的万超和教育行业从业者的王振祥这三个人来讲述中国的教育体制问题。父母将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用高昂的学费将子女送入大学,希望子女能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才发现子女的悲惨命运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因学致贫,使全家的命运一起变的更加悲惨。

本片是以高考结束后父母迎接子女的场面开场,反映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片子的结尾以三个结局来结束。王盼依然是幸运儿,她在交学费之前遇见了那所培训学校的倒闭,只损失了一百元的注册费,最后上了一所大专。学校倒闭后王振祥改行,但结尾的重点不是他,而是那所学校。那所学校倒闭后,其负责人又开了一家更赚钱的学校。第三条主线的主人公万超依然没有找到工作。如此种种,是个人的悲哀还是社会的现实?我想,这是中国特色的现实。

在中国,你必须得上大学,因为人们告诉你:必须得这么做。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BBC纪录片高级编辑尼克·弗雷泽在第67届联合国大会的讲台上激动地说。讲台下坐着的是联合国副秘书长、丹麦王储妃、赞比亚商业部长、中国的外交官员……

纪录片 阶层 高考 命运

上一篇:美国街头艺术家TomBob在街上"乱涂乱画" 化腐朽为神奇
下一篇:独角兽:幸存者偏差还是启示录